查看原文
其他

这个病的高发期来了,家长预防要了解这些知识

冯媚媚 欧茜医生 2022-11-24

道路千万条,安全第一条,小儿呕又拉,父母泪两行。


小孩呕吐才缓过来,接着又拉肚子了,这些都可能是中招了病毒性肠炎的症状。家长同样不停歇又来一轮吃喝拉撒的战斗,你说家长泪(累)不泪(累),超泪(累)!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知已先知彼,我们来简单看一看病毒性肠炎的真实面目。

 


常见的凶手


让我们翻一翻通缉名单:有轮状病毒、诺如病毒、腺病毒、星状病毒、细小病毒,还有很多杂七杂八眼花瞭乱的:瘟病毒、微小 RNA 病毒(埃可病毒、柯萨奇病毒)、布雷达病毒等等……

 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
最常见的惯犯,是轮状病毒诺如病毒。轮状病毒是发展中国家大多数重度病毒性胃肠炎病因,而诺如病毒则是美国幼儿胃肠炎主要病因。



凶手如何作案?


 

粪口传播:如果不注意清洁卫生,孩子到处走到处摸,再啃一啃手,总有病毒的可乘之机;

 

飞沫传播:当孩子接触了携带病毒的人,病毒有可能会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。      


 

受害人有哪些表现

 

肠道表现:

多数以呕吐开始,1~2 天后拉稀,稀水样(蛋花样)便,没有混血或脓粘液。一天之内可以呕吐或腹泻达 20 余次。伴或不伴发热。接着,胃口食欲受影响,年龄稍大的小孩还会表述脐周疼痛。  

 

症状重的相关因素:

首次感染、病毒株的毒力和数量、营养不良、缺乏母体抗体保护、未接种疫苗等。

 

肠道外表现:

精神萎靡、呼吸急促、抽搐等。

 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强调一下,肠炎可以有肠道表现,但不是所有的呕吐都是肠炎表现,医生还会鉴别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、肠梗阻、肠套叠、脑炎……

 

说到这个,不禁感叹学医不容易,只怪「敌人太狡猾」!儿科医生此处也泪两行。



家长要如何观察?


孩子开始发病,从呕吐到拉稀,到胃口差,后续拉稀次数多带来红屁屁,每个过程都操碎了宝妈的心。


不过,避免过度紧张,学习观察判断以下情况很有必要,心中有数不慌忙,如有不确定的情况,再交给医生判断。


1. 宝宝的精神状况


呕吐后精神如何,还可以正常玩耍吗?神志如何?


如果没有萎靡不振、还可以正常玩耍互动,那么可以先在家护理,不急着跑医院。


2. 摸囟门


囟门隆起、摸起张力高,或者囟门凹陷,都需要警惕颅内感染或者脱水。 


3. 尿量


动态关注尿量情况,是平时一半以上还是一半以下,还是没尿?


脱水程度的临床表现


4. 发热


如果有发热,在孩子哼哼唧唧或哭闹有不舒适表现,可以给退热药如美林、泰诺林等,需要提醒,6 月龄以下的孩子没有医生评估时美林不建议擅自用,小婴儿肾功能有限,肾毒性风险可能会增加。


5. 花斑纹


看有没有花斑纹。出现花斑纹时,需要急就诊。


花斑纹

图片来源:UpToDate


6. 呕吐方式

 

如果是向上喷射样呕吐的,神志萎靡,需要急就诊。

 

7. 是否有抽搐


 

需要做什么检查?

 

血常规、生化、心肌酶、腹部 B 超或 X 片等检查,大多数情况来说,都不需要做。

 

症状指向病毒性肠炎的,没必要去刨根问底检查是由哪个病毒引起,因为病毒性肠炎的处理方式大同小异。

 

除非孩子出现精神萎靡,或者有其他外科情况,医生在评估后会开取相应检查。

 

很多家长会问,孩子查出血心肌酶高,该怎么办?多数情况下病毒感染心肌酶会偏高,如果医生听诊心律齐,宝宝精神好,就可以继续观察。


 

合理用药


病毒性肠炎多数病程在 5~7 天,有个体差异。所以,不要着急,着急也没用。


最主要是确保液体摄入,其它的,可以缓一缓。先想着办法给孩子补液盐III,而不是喂药喔。动态观察,有时是最好的「药方」~


图片来源于网络


重要的事情强调 3 遍,口服补液盐III、口服补液盐III、口服补液盐III!家有小宝常备在家!

 

简单来记,就是拉稀丢失多少补多少,一般来讲,每次稀便后各年龄阶段的补液盐量:


<6月龄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50ml
6月~2岁龄             100ml
2岁~10岁龄           150ml
10岁以上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能喝就尽量喝

出自2016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




如何预防


1. 注意卫生:家人更换尿布后、吃东西前、接触宝宝前,建议肥皂冼手,需要流动的水冲洗;

 

2. 不在吃饭区域给孩子换尿布;

 

3. 处理好宝宝的大便或呕吐物,污染的区域可用家用消毒剂进行清洁消毒;

 

4. 接种疫苗:预防轮状病毒的疫苗等。



本文作者:冯媚媚  知贝医疗儿内科医生


免责声明:
本文数据更新于 2020 年 9 月 11 日。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、健康、用药的科普信息,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。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。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,请给我们留言。

👇点击阅读原文收听育儿课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